行外吸金|“懂定投”系列之六:坚持不住怎么办?——北京财训-凯发官方首页

08.03.2019, 新闻动态, by .

“懂定投”系列之六:坚持不住怎么办?

 王海翔 行外吸金 5月6日

专题六:坚持不住怎么办?

      万事俱备,只欠行动

      定投虽好,还需努力。

      知易行难,坚持最难!

      定投“半途而废”的常见原因和应对策略有哪些呢?

 

1.1

 

没钱可投:挪作他用

 

【状况】

      定投不到一个完整周期,就把计划用于投资钱拿去消费或做其他投资了。

【分析】

      做投资,特别是定投,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包括策略制定和资金运用的通盘安排。用于投资的金额上限,也就是在金融资产总量中事先核定的部分,属于计划内资金,最好专款专用。

      当然,定投计划内资金也不是完全不能挪作他用,关键是要考量和权衡这样做的“机会净收益”是否为正:其他投资消费所带来的收益(直观的或隐性的)是否足以弥补因放弃定投而蒙受的损失。如果买房的安全感、大额消费的满足感,或者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高于定投的机会收益,“挪作他用”就划算,反之,或者还有其他更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那就不划算。

【建议】

      ① 提前将资金用途规划清晰;

      ② 考虑能否延迟不必要消费;

      ③ 考虑新投资中的风险因素;

      ④ 考虑是否有其他替代资金。

 

1.2

 

没钱可投:达到上限

 

【状况】

      定投计划内的资金已经投完,但是仍未到达止盈点,甚至还亏损。

【分析】

      显然,到达止盈点之前就把资金消耗完毕的主要原因在于定投资金的规划有误。确切地说,就是“定错了份数”。

      在前文我们已经讨论过:如果采用“高率低频”的止盈策略,至少要把可投资金分为60份。文中,我们还在极端市场环境下进行了“压力测试”:即使遇到了历史上最不幸的市场环境,70多期的定投也足以自救,甚至还有正收益。

      简单说,止盈之前无钱可投的主要原因是定投期数过少。深层次的原因是仍然没有理解定投的核心价值,或者是仅从过往“个人经验”中盲目总结。

【建议】

      ① 采用高率低频策略止盈;

      ② 分六十期规划定投总额;

      ③ 耐心习惯“延迟满足”。

 
2.1

 

有钱没投:因浮亏而终止了计划

 

【状况】

      刚开始定投不久,就出现了账面的浮亏,心情低落,信念动摇,不再坚持。

【分析】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难熬。在很多人眼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总是很远。多找主观原因:理解不深的根本原因,执行不力是外部表现,缺乏过往成功经验的积极暗示是条件不足。

      简单比较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遇到牛市,定投3期后累积收益达到5%。

      情形二:遇到熊市,定投3期后被套;市场反转又投了3期后盈亏平衡;行情继续,再投3期后实现了累积收益5%。

      直接赚钱好呢?还是先“波折”一下好?同样是5%的收益率,情形二的实际收益是情形一的三倍。这就是定投的“黄金套效应”。

      定投需要淡定:盈亦不喜,亏亦不忧,扭亏为盈,收益更多。

【建议】

      ① 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必胜信念;

      ② 浮亏后重温当初选择它的理由;

      ③ 在下跌的过程果断放大定投额。

 
2.2

 

有钱没投:因看空而暂停了扣款

 

【状况】

      改变了对市场的看法,希望市场下跌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定投,买到更多的便宜份额。

【分析】

      “看空”是一个主观的判断。既然是主观判断,就有错误的可能。一旦出现错误,最大的悲哀就是“从看空到踏空”。

      定投的特点之一是“怕涨不怕跌”:市场在上涨过程中,其优势远远不如单笔投资盈利见效快,而其独特的累计本金和降低成本功效恰是在下跌途中表现得最明显。

      停投的踏空风险是实实在在的。在下跌(即使真的发生了)途中“断投”虽然降低了平均成本,但是也减少了本金的积累,二者对于实际盈利规模的影响可能会相抵。

      可以这样讲:因看空市场而“断投”所冒的几乎是单边风险。

【建议】

      ① 充分评估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

      ② 设定几类不同的情景做一下试算;

      ③ 考虑踏空风险及其带来的失落感。

 

2.3

 

有钱没投:因嫌慢而转成了单笔

 

【状况】

      常见于定投盈利的投资者。虽然定投赚了钱,但受贪念驱使,希望通过加速投资博取更多收益,从而把定投改成了大额单笔。

【分析】

      “定投”转“单笔”,本质就是集中和放大了投资的选时风险。此时最怕的就是市场向下反转,此后再无腾挪空间。

      投资节奏打乱后,还会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止盈点的选择困难。一旦没有止盈的纪律,非常容易重演高位加仓后被套牢的惨剧。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投资者当初把投资上限设置过低,从而导致月定投额小于实际的需求和投资能力,需要予以调整。

【建议】

      ① 回顾单笔投资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

      ② 风险承受限度内相应调增月定投额;

      ③ 在开始定投之前增加一次单笔投资。

 

2.4

 

有钱没投:因自信而改变了频率

 

【状况】

      有的投资者认为:固定在每个月的某天投资扣款,可能不如自己在月内选一个“更好”的时间,从而买到更低的净值。也有人索性把“月定投”调整为“周定投”或“日定投”。

【分析】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危险的,上述做法与2.2和2.3类似,都会在盲目自信的时候走入危途。

      改变定投的频率,并不能确保一定会降低成本,但确定是在“盯盘”时付出了高昂的时间成本,这一点常常被投资者忽略掉。时间成本,也可以理解为本金的一部分,也就是因为浪费时间而放弃了挣到更多本金的机会。简单说,为了降低成本而自主选择定投扣款时间,不一定扩大盈利,但一定影响了本金积累,得不偿失。

      我们已经证明过:以日、周、月为周期定投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投资需要的是格局,无需关注没有价值的细节。大智慧,才能有大成功。

【建议】

      ① 理解并认同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② 把投资消耗的时间纳入总成本;

      ③ 在积累本金与增加收益间权衡。

 

小结

 

① 勿忘初心,用智慧换取财富。

② 胸怀大局,忽略次要的细节。

③ 珍惜时间,把精力用在关键。

 

      至此,我们的“懂定投”系列文章告一段落。在这六期文章中,我们就一些在实践中绕不开但又少被论及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细心的读者可能也感觉到了,这六篇文章本身的理解难度,也有一个递进的过程:

      《》

      《》

      《》

      《》

      《》

      《“懂定投”系列之六:坚持不住怎么办?》 

 

      深知时间宝贵,也深知天下没有“不劳之获”。要有收获,“劳”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劳”在何处:不劳心,就要劳力;不劳神,就要绕路;不在实践中反思,就会失败。

      定投的“定”,本意是“确定”,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淡定”和“笃定”,“定力”与“定心”。这都是每个投资人最难能可贵的“美德”。

 

      衷心祝愿读者们通过“定投”收获智慧的回报:不仅有财富,还有恬淡的心性与丰盈的人生!

 

 

网站地图